探寻非遗根,共筑同心梦——福师院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纪实

作者: 时间:2024-07-12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日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非遗情缘,‘语’你共守”社会实践队开启“探寻非遗根,共筑同心梦”非遗寻根之旅。实践活动先后在福清和福州两地开展,旨在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舟,跨越时空界限,探寻特色非遗文化、感悟非遗精神、讲好非遗故事。

探寻非遗文化,感悟传统韵味。实践队分别前往福清东张镇沿街老商铺、福清市文化馆及福州民俗博物馆,领略非遗文化。

竹编工艺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福清东张镇政府附近的沿街老商铺里的各种精美竹器里,实践队深深感受到了无数竹编艺的心血和对生活的那份热爱。通过观摩、学习竹编制作过程,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竹编工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福清市文化馆作为展示和传播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收藏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艺术品、民俗资料等。在讲解员带领下,实践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了福清俏舞、宗鹤拳、闽剧、提线木偶、糊纸技艺、南少林武术等非遗项目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增进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实践队还探访了福州民俗博物馆,通过参观一系列展品,去触摸福建历史发展脉络、社会变迁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也进一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珍贵性和脆弱性,激发同学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追寻非遗足迹,领略非遗魅力。实践队游历闽江之心,学习制作油纸伞,参观福州市博物馆、朱紫坊——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深入三坊七巷以及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油纸伞的世界里,实践队追溯了这项千年技艺的历史变迁,领略了各式油纸伞的风采。通过亲手体验从号竹到上油的五大工序,队员们不仅了解了油纸伞的制作精髓,更深刻理解了其作为“活化石”的文化价值与传承现状。

通过福州市博物馆的角梳之旅,队员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挑战。在了解角梳的历史与制作工艺的同时,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传承与发展这一技艺的不易与坚持。

走进朱紫坊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实践队深入探索了福州脱胎漆器的辉煌历史与精湛工艺。匠人们的创新精神与现代元素的融入,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发了实践队成员对创新与实践的深刻思考。

实践队踏上咏春拳的学习之旅,从历史渊源到基本拳法,馆主师傅的悉心指导让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咏春拳的独特魅力与实战技巧。在汗水中,队员们领悟到了咏春拳背后的文化与哲学。

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丰富的展品如同打开的文化宝库,让实践队成员领略了各地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以生动展现。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在时代的浪潮下,青年学生要接过非遗传承与保护、古为今用、焕发新生、走向世界的接力棒。实践队预计在8月中下旬,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开展一次宣讲会,通过制作宣传册子、播放特色自制视频等,以中外语言为桥,连接古今,讲述关于福清东张竹编、福州油纸伞等非遗故事,让非遗文化的深邃与魅力跨越时空,走进孩子们心灵世界和文化意识里。我们不仅仅是在讲述故事,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在语言的编织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  邮编:350300

学院微信公众号: